近日,关于百度与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据悉,苹果在尝试调整百度提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时,遭遇了显著障碍。这一消息由第一财经率先报道,指出苹果与百度的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优化百度的大语言模型,旨在使其更加贴合iPhone用户的需求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百度的大模型在理解用户提示词以及针对iPhone用户常见场景给出准确回应方面,遇到了不小的挑战。尽管双方均未就此事发表官方回应,但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。此前,市场传言百度将为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16、Mac系统及iOS18提供AI功能,这一合作被视为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突破。
苹果CEO蒂姆·库克曾公开表示,从2025年4月起,苹果AI将推出更多语言并搭载更多功能。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中国iPhone用户最快有望在明年4月份体验到苹果AI。然而,百度与苹果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无疑给这一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苹果之所以选择与百度合作,主要是出于对中国严格的安全、隐私和内容义务的考虑。由于Apple Intelligence无法在中国使用,苹果急需寻找一家中国公司来迅速推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。百度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,自然成为了苹果的首选合作伙伴。
然而,合作并非一帆风顺。据凤凰网科技报道,双方在如何使用iPhone用户数据来训练和改进模型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。百度希望保存并分析从iPhone用户的AI相关查询中获得的数据,但苹果的隐私政策坚决反对收集此类数据。这一分歧无疑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。
科技媒体人阑夕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知道百度在AI领域还有待提升,但没想到会这么不尽如人意。”他分析指出,百度对合作深度的预估不足是导致问题的关键之一。例如,在推荐餐厅的场景中,苹果希望基于iPhone用户的使用数据来提供个性化推荐,而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却只能基于与用户的对话历史给出答案,这完全无法满足苹果的要求。
阑夕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:由于国行iPhone的AI必须找国内大模型合作,因此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。在这个市场中,苹果需要向百度支付费用以获得文心大模型的模型授权,而且新的训练和微调成本也由苹果承担。这一局面无疑让百度在合作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