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通用汽车再次陷入中国业务重组的风波之中。据国内媒体援引外媒报道,通用汽车在一份证券备案文件中透露,预计将对在华合资企业的价值进行29亿美元的减记,并额外支出27亿美元用于业务重组。重组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关闭部分在华工厂以及削减不盈利的车型。
对此,通用汽车中国迅速发布官方声明,强调中国业务对于公司而言是优质资产,并表示与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的交流合作比以往更加紧密,旨在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。声明并未直接回应重组计划的存在,但提到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减少库存、按需生产、保护价格体系及降低固定成本。
通用汽车在声明中提及,基于上述有效举措,其销量和市场份额已实现持续增长。特别是在今年第三季度,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和市场份额均呈现季度环比增长,新能源车销量更是首次超过了燃油车。11月,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已连续第五个月实现环比增长。
通用汽车还强调,自年初以来,在华经销商的库存已减少50%以上,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管理定价和成本体系。这一举措被视为通用汽车应对市场挑战、优化业务结构的重要一环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通用汽车年内首次传出对中国业务进行调整的消息。今年8月,曾有传闻称通用汽车内部正在考虑将别克品牌出售给上汽集团,并启动在中国的裁员和产能削减计划。当时,通用汽车中国和上汽通用均对此进行了澄清,表示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(别克、雪佛兰、凯迪拉克)的架构将保持稳定。
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不断缩减以及盈利危机,被认为是此类消息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。数据显示,通用汽车在华市场份额已从2015年的约15%跌至去年的8.6%。同时,上汽通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2.75亿元,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.28亿元。
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通用汽车仍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。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表示,对中国的重组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,并相信上汽通用可以在不动用额外资金的情况下进行重组。通用汽车总裁玛丽博拉一贯推崇“止损”战略,但对于中国市场,她认为其作为通用战略市场的地位并没有改变。
目前,通用汽车在中国主要有两家合资公司——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。其中,上汽通用的表现备受关注。今年以来,上汽通用已成功减少库存超15万辆,渠道健康度得到显著改善。同时,上汽通用还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和产品调整、内部组织架构重整以及营销模式的变化。
从上汽通用“一口价”优惠策略覆盖多款主力车型来看,通用汽车对上汽通用的一系列调整措施表示认可。随着按需生产及终端销售领域的持续发力,通用汽车在华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优化。最新销量数据显示,11月上汽通用销量已重新站上6万辆的月销量规模之上,呈现出触底反弹的态势。